厉害了,World“社区法律诊所”【转】2018-04-28以下内容转载自《渝北时报》
“走走走,我们去法律诊所,让律师给我们评评理。”今年3月22日,在木耳镇华晖路社区,22岁的杨某(化名)被邻居家养的狗给咬伤了,两人拉拉扯扯地来到了辖区的法律诊所,请“坐诊”的公益律师庄浩为他们调解。
这样的情景,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社区了。为打通群众法律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便捷、普惠、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,去年,区司法局、木耳镇以义务法律顾问进村居活动为依托,在木耳空港乐园华晖路社区设立了“社区法律诊所”,努力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,并持续开展“律师周四见”活动,引导居民依法表达诉求,解决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。
正是因为这样,有问题找律师成为了社区居民共同的选择。
开堂“坐诊”
用专业知识解决矛盾纠纷
“庄律师,我又来找你了,前段时间麻烦你了。”3月29日,星期四,早晨9时30分,在华晖路社区的法律诊所,律师庄浩迎来了当天第一位居民。
看到是自己认识的王阿姨,庄浩赶紧招呼她坐下。去年11月,王阿姨第一次来到社区的法律诊所,接待她的就是庄浩。据王阿姨讲述,自己父母生前有两套老房子,父母去世后,王阿姨考虑到自己两个亲弟弟当时没有房子,就主动放弃了继承权,由两个弟弟一人继承一套房子。十多年过去了,如今老房子面临拆迁,可获得180万元的补偿。得知这一消息后,王阿姨便和两个弟弟商量,能否适当地给她一些补助,但遭到了两个弟弟的拒绝
。气不过的王阿姨便找到了诊所,请律师帮他们出主意。
了解了王阿姨情况后,庄浩为王阿姨撰写了起诉状,帮助王阿姨通过法律手段争取权益。今年2月,法院一审判决,让王阿姨弟弟一次性付给王阿姨10万元。拿到判决书,王阿姨十分欣慰。
享受到专业法律服务的并不只有王阿姨一人。处理张某某动物侵权损害赔偿纠纷,组织证据助其胜诉并得到赔偿;处理廖某等17户土地租金被拖欠纠纷;处理段某劳务受伤纠纷……
去年,区司法局、木耳镇针对木耳公租房板块和农村板块法律需求不平衡的基本情况,整合律师资源,改变原来一个律师对接一个村(居)的服务模式,以自愿为原则,优中选优,组建村居义务法律顾问律师服务团队,在木耳镇华辉路社区设立“法律诊所”,并开展“律师周四见”公益法律服务活动,每周四下午集中用半天的时间指派2-3名律师到诊所接待来访群众,为他们解答法律问题,及时提供法律指引。
律师团队入驻以来,截至去年底,律师“坐诊”人次达到105次,开展公益服务活动47场次,接受群众咨询服务371人次,免费代写法律文书39份,调解纠纷53件。
线上“问诊”
让居民咨询不受时空限制
“哒哒哒……”4月2日的早晨,正在准备上班的律师罗建军手机微信声音响起。打开手机一看,原来是华晖路社区第8网格的居民正在群里找他。
出于对居民隐私的保护,罗建军直接添加了这位居民,并通过微信和她私聊。通过聊天,罗建军得知,这个居民姓杨,一天晚上,其丈夫因为饮酒过度与她发生了肢体冲突,因此,杨女士想询问一下丈夫这种行为算不算家暴。
得知基本情况后,罗建军要到了杨女士丈夫联系方式,并和社区工作人员联系,希望社区先对两人进行调解,如果调解不成,他再请当事人周四到法律诊所进行调解。
“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也给我道了歉,谢谢你们。”4月4日,罗建军的微信里就收到了杨女士反馈的信息,得知两人已经和好,罗建军十分开心。
“通过线上‘问诊’,我们可以提前了解居民的法律诉求,和他们约定时间,这样就摆脱了时空的限制。”罗建军告诉记者,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,该法律诊所还借助“互联网+”开展线上法律服务,建立了法律诊所服务微信群、泰源律所公众号,进行线上咨询互动,及时推送普法常识、典型案例、工作动态,公益律师团队还加入社区生活微信群、网格QQ群,及时发现事件苗头,针对公租房停车难、深夜扰民、不文明养犬等社区治理难题,及时提供法律指引,源头预防群体性事件。
“你看,这些都是我加入的居民微信群,他们有问题,直接可以通过微信找到我。”罗建军把手机拿给记者看,记者粗略数了下,罗建军加入了社区的8个微信群。与此同时,该诊所还在公示栏上公布公益律师简介、擅长领域、联系方式,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精准咨询服务和诊所预约服务,截至去年底,共接待电话咨询78件次。
社区“义诊”
为居民提供“菜单式”普法
“小朋友,你们知道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吗?”“知道。”
“谁能告诉我这个法律是干什么的吗,里面有什么内容?”
……
去年9月28日下午,木耳法律诊所公益律师庄浩、江银花、罗建军到华晖路社区,开展木耳镇“法治梦想微课堂”进社区活动,活动中通过发放未成年人法律手册,播放普法动漫等形式,与现场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积极互动,寓教于乐,给小朋友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课。
同年12月7日下午,法律诊所公益律师罗建军、庄浩又在木耳镇华辉路社区举办“反家暴”法律讲座,罗建军、庄浩给大家讲解了婚姻家庭相关法律知识,让居民树立家庭婚姻法治观念,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。
“普法必须要有针对性,不然根本达不到效果。”庄浩坦言,一开始,他们在开展普法讲座的时候,也是采用普遍撒网的方式。但在讲课中,他们发现许多居民对所讲的内容根本不想听,有的甚至直接趴在桌子上睡着了。
为了改变这种现状,公益律师团队通过收集整理法律诊所咨询和调解的典型案例,对法律问题进行梳理分析,筛选出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、难点法律问题,实行“菜单式”普法,通过举办专题普法讲座、编印普法宣传手册、制作普法展板和微信网格群群发普法资讯等方式,以案释法,以法明理,举办了以劳动争议、婚姻家庭、未成年保护等为主题的“法治微讲堂”12场次,推送法治资讯60余条,提升法律服务的精准性和普惠性。“针对孩子,我们就讲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,针对妇女就讲《婚姻法》《反家暴法》,针对老年人就讲如何防范电信诈骗等等。这样结合案例来讲,大家听起来有兴趣,我们讲起来效果也更好。”庄浩说。
责任编辑:陈遵
|